前8个月云南进出口1789.5亿元 同比增长8.2%

中新社北京9月27日电 (记者 马帅莎)记者从中国国家航天局获悉,9月27日3时28分,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风云三号08星,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9月27日3时28分,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风云三号08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郝裕彤 摄  风云三号08星是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的业务卫星,配置了中分辨率光谱成像仪、微波成像仪等9台遥感载荷。  该卫星在确保极轨气象全球成像和大气垂直探测观测业务基础上,侧重气候变化监测,主要应用于天气预报、大气化学和气候变化监测业务及研究,进一步提升中国在全球数值天气预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气象防灾减灾等方面的能力和水平。  此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596次发射。(完)--> 【编辑:刘欢】

收藏!国庆中秋假期这些地区天气适宜旅游出行

中新网9月27日电 据韩媒报道,位于韩国大田的国家情报资源管理院26日发生火灾,导致韩国647个政府办公系统瘫痪。  报道称,韩国行政安全部27日在首尔召开新闻发布会表示:“由于火灾,温湿度控制装置发生故障,服务器可能迅速升温。因此,为了确保信息系统的安全,我们提前关闭了系统。”  行政安全部方面还表示,将尽快恢复邮政、金融等对公众影响较大的主要政府服务。  另据韩国总统办公室方面称,韩国总统李在明连夜查听取了火灾报告,并与内阁成员沟通,密切关注事态发展。--> 【编辑:郑云天】

时政微纪录丨重温习近平总书记新疆之行

中新网山东曲阜9月27日电 (李明芮 祁建月)“声流金石 纸落云烟”2025年山东省藏书大会暨中华传统晒书活动9月27日在孔子博物馆开幕,宣传古籍保护理念,推动珍贵古籍走进大众。9月27日,“声流金石 纸落云烟”2025年山东省藏书大会暨中华传统晒书活动开幕仪式在孔子博物馆举行。李明芮 摄  当天,开幕仪式由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省文物局局长喻剑南主持。  “古籍是中华文明的‘活化石’,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山东省副省长温暖致辞时表示,今天,在孔子博物馆举办以“藏书”“晒书”为主题的文化盛会,不仅是深情致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是山东扛牢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命担当的生动实践。“我们将以此次大会为契机,持续做好古籍保护、研究与活化工作。”  国家图书馆副馆长魏崇表示,中华传统晒书系列活动开展了6年时间,截至2024年底,已陆续覆盖全国各个省份超过100个城市,累计开展1500余场活动,线上线下参与人数超过4亿人次。“今年我们将以‘声流金石,纸落云烟’为主题,以中华传统金石碑刻文化的创新发展和对碑刻文献的踏古寻新为主要方向,开展中华传统晒书活动。”  当天,“鲁壁重光:唐宋元珍贵古籍特展”与“阅读的风景——藏书票文化的艺术世界”两个展览开幕。  据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中国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翁连溪介绍,“鲁壁重光:唐宋元珍贵古籍特展”汇聚孔子博物馆、山东省图书馆、山东博物馆等多家公藏机构和私藏家的130件珍稀典籍与文物,系统展示了公藏、私藏古籍的精华。“‘鲁壁’不仅是展览名称,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重光’既是古代典籍的现代展示,更是文化基因的当代唤醒。”9月27日,“鲁壁重光:唐宋元珍贵古籍特展”在孔子博物馆开幕。李明芮 摄  上海市图书馆研究馆员、上海师范大学特聘教授黄显功介绍称,藏书票是承载着人类知识与审美传播的重要物质文化遗产,虽源自西方,却在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交融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阅读的风景——藏书票文化的艺术世界”展览共展出各类藏书票630余张,以文、书、阅读、文化为主线,系统展现了不同时代和主题的国内外的藏书票文化。  本次活动由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山东省委宣传部、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尼山世界儒学中心(中国孔子基金会秘书处)、济宁市政府主办,由孔子博物馆、山东省图书馆(山东省古籍保护中心)、山东博物馆、中国古籍保护协会民间收藏工作委员会、曲阜市人民政府承办。(完)--> 【编辑:刘阳禾】

广东:肇庆金融“活水”润泽特色农业

大国工匠是高技能人才的杰出代表,记者近日从全国总工会了解到,我国首批通过自主培育的大国工匠人才名单公布,持续壮大的高技能人才队伍正为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筑牢“技能底座”。  在刚刚结束的第三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暨大国工匠论坛上,我国首批200名高技能人才,经过一年多的培育正式被授予“大国工匠”人才称号。  大国工匠彭菲:作为一名大国工匠,我也深刻体会到,高技能人才是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升级的关键力量。我们既要成为技术落地的“催化剂”,不断帮助企业解决从算法创新到产品落地的问题;也要成为产业升级的“推进器”,把AI技术与行业需求深度融合,通过智能化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效能。  今年以来,各地都在加快培育高技能人才。在广东,围绕先进制造、现代服务、数字技能等领域,把培训建在产业链上,今年全省已建成171条产业、教学、评价衔接融通的技能生态链。佛山市人社局就和一家机器人企业共同成立了培训班,企业导师与行业专家全程指导学员,帮助学员全面提升工业机器人领域的专业素养与实践能力。-->  广东顺德职业技术大学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专业学生 林炜泰:学习效率很高,我通过行业专家认证后,就直接来到公司这个产线机器人编程岗进行实习,我现在每个月的实习工资是4000元左右。  宁夏开展首批数字技术工程高级工程师评审,引导更多人才向数字技术领域聚集深耕;  湖北省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面向本企业职工自主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企业可自主评价人才、自主使用人才;  江苏省建立职业资格、职业技能等级与相应职称、学历的双向比照认定制度,畅通高技能人才向专业技术岗位或管理岗位流动渠道。  浙江持续打造技能人才“增技增收”先行区,形成差异化技能工资协商体系,鼓励各地将高技能人才要素与企业用地、用能等相关激励政策挂钩,激发企业开展员工培训和提高技能人才工资待遇的内生动力;  上海聚焦重点产业领域,对人工智能训练师、养老护理员、家政服务员等17个职业(工种)的劳动者,职业技能提升补贴标准上调30%。  人工智能训练师 孔令锴:今年,我获得了高级人工智能训练师证书,还获得了政府的补贴,是一个很大的激励,这让我们投身新兴领域的一线技术人员有了非常大的信心,干劲也更足了。  目前,我国专业技术人才超过8000万人,技能劳动者总量超过2.2亿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超过7200万人。 【编辑:李润泽】

业界热议加速5G-A商业成功

水泵,是泵站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负压吸水、压能输水”的工作原理,打破“水往低处流”的自然规律,实现 “水往高处走、水按需走”的人工调控。在淮河治理与南水北调的宏伟蓝图中,“亚洲第一泵”皂河抽水站无疑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它不仅是淮北平原的水利 “安全阀”,更是保障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顺畅运行的 “黄金支点”。-->  “安全阀”+“黄金支点” “亚洲第一泵”的时代印记  皂河抽水站是淮河流域治理的关键工程,汛期时,皂河抽水站200立方米/秒的强大抽排能力,为沿线数百万居民筑起防护屏障,缓解黄墩湖地区内涝压力。旱季,皂河抽水站又能通过跨区域调水,保障宿迁及周边农业与城乡用水,让黄墩湖地区“汛期涝、旱季旱”的困境成为过去式。  20世纪50年代,为解决淮北地区旱改水的水源问题,江苏省开启了“扎根长江、引江济淮、江水北调”的航程。利用京杭大运河苏北段为输水干线,沿线新建九个梯级泵站,逐级将丰盈的长江水输送到缺水严重的淮北地区。正常情况下,皂河抽水站通过抽水补给骆马湖,从而保障沿湖地区农田灌溉用水以及排除内涝,并为宿迁市、徐州市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用水,同时保障航运畅通,使天然湖泊变为综合利用的人工控制湖泊。  1978年,江水北调的第六梯级——皂河抽水站正式开工建设,1987年投入运行。1989年荣获国家优秀设计金奖。建设过程中,尽管条件艰苦,如物料转运主要依靠手推车等,但仍有近千名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民工从全省各地抽调前来支援。面对工程时间紧迫、设计图纸尚未完成的情况,江苏省水利勘测设计院的水工室组长杜选震等十余位技术干部驻扎工地,边修改设计边组织施工。在以中国工程院院士周君亮为代表的多名科学家反复实验和技术攻关下,成功研制出叶轮直径6米、单机流量100立方米每秒、重300吨的混流泵,成为当时亚洲最大的水泵,其内部空间宽敞到可以同时容纳两辆十吨重的卡车并行驶过,因此也被国人亲切地唤作“争气泵”。  “38年过去了,皂河站至今仍保持着“亚洲第一泵”的纪录。”江苏省皂河抽水站所长刘斌介绍道,提到“争气泵”,刘斌满脸自豪:“它的设计、制造、安装全部源于国产自主实施,在1987年能做到这样是很不容易的。泵中采用的平面钟型进水流道、双螺旋蜗壳压水室、液压快速门等都是当时全国首次使用,代表了当时全国的最高水平。”  “皂河站不仅有抗旱、排涝、灌溉的功能,同时还能调节运河水位,保障航运畅通。”刘斌告诉记者,作为南水北调东线第六级泵站,皂河站是南水北调的“黄金支点”。自1987年运行以来,皂河站累计调水超210亿立方米,相当于23个骆马湖的蓄水量,惠及200多万亩农田和徐州、宿迁等城市群供水,是水资源调配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老泵站”的华丽转身:文化地标让水利精神得以传承  历经长期运行后,皂河抽水站的机组性能有所下降,已无法满足南水北调工程的调水需求。为此,2010年10月,皂河站迎来了更新改造工程,2012年12月成功通过通水验收。更新后的皂河站总装机容量达到为14000千瓦,而新建的皂河二站总装机容量则为6000千瓦。这两座抽水站与皂河闸等水工建筑物共同构成了皂河水利枢纽,它们肩负起了新的使命,通过“亚洲第一泵”的强劲动力,将长江水引向北方,滋润着数十座大中城市。  从扬州大学毕业后,2001年,刘斌来到江苏省骆运水利工程管理处工作,一干就是24个年头。“经过多次维修改造,皂河站设施设备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但两个水泵的主体部分仍沿用至今,它是陪伴我们成长的老伙计,也是我的老前辈了。”如今,年轻的“00后”也走上了工作岗位,成为新一代的皂河水利人。  如今的皂河水利枢纽,不仅发挥着抗旱灌溉、泄洪排涝、航运保障等多重效益,还承担着水文化展示与传播功能,从功能性的水利工程枢纽发展成集教育性、文化性为一体的“水利风景区”。近年来,江苏省骆运水利工程管理处以皂河“泵”为主要载体,打造以水利“魂”为精髓的水情教育基地和水利科普平台。  “我们通过这样的方式来促进水利精神传承和提升全民的水安全意识。打造以泵魂广场、实景泵站等科普空间,将水情教育与水利风景区建设相融合,‘骆运精神’得以具象化,这也是我们皂河站可持续发展的精神支撑。”刘斌说,皂河水利枢纽如今已成为中小学生的热门“打卡点”,治水智慧在这里得以传承。  目前,皂河水利枢纽已获评“江苏最美水地标”“江苏省水情教育基地”“江苏省科普教育基地”“国家水利风景区”等多项荣誉,并成功入选水利部第三届水工程与水文化有机融合案例,有效实现从水利工程枢纽向“水利文化地标”的转型。  作为当代水利人,要运用好我们现代的科学技术,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把这个老工程维护好、运行好,让它发挥最大的效益。”刘斌表示,近年来皂河站一直持续推进数字化建设,通过构建数字孪生系统,实时监测、故障预警等,为泵站精准调度决策提供支持。同时皂河站也通过大数据与AI技术等手段优化机组运行,联合高校攻关提升泵站安全运行技术,创造出可全国推广的泵站改造的“皂河模式”,让这座运行了38年的“老泵站”继续保持强劲动力。  荔枝新闻记者/宁海瑞 张静萱 【编辑:刘阳禾】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庆祝大会隆重举行 王沪宁出席并讲话

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9月27日5时49分在甘肃定西市陇西县(北纬34.91度,东经104.58度)发生5.6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  记者从陇西县了解到,有房屋倒塌,暂未收到人员伤亡报告。总台记者已赶往现场。  (总台记者 王妍 邢博)--> 【编辑:李润泽】

广东通报8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

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9月27日5时49分在甘肃定西市陇西县(北纬34.91度,东经104.58度)发生5.6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  记者从陇西县了解到,有房屋倒塌,暂未收到人员伤亡报告。总台记者已赶往现场。  (总台记者 王妍 邢博)--> 【编辑:李润泽】

今年前8个月经上海钻石交易所一般贸易进口天然成品钻货值同比增逾四成

中新网香港9月27日电 (记者 戴小橦)香港银行学会(HKIB)26日举办香港银行家峰会2025。峰会以“银行未来式:灵活应变、智能升级、韧性增长”为主题,聚焦银行业如何通过创新科技、策略重构与领导力转型,在新一代金融体系中保持竞争力和可持续增长。9月26日,香港银行学会举办香港银行家峰会2025。(主办方供图)  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副司长黄伟纶致辞表示,根据日前发布的第38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报告,香港继续获评为全球领先金融中心,排名世界第三、亚洲第一。香港在金融科技的排名亦由全球第四跃升至首位。这一成果有赖包括香港银行学会在内的业界持份者齐心协力,共同推动创新科技,尤其在金融领域方面的发展,并已初见成效。特区政府会继续努力,令香港成为更完善的国际金融中心,服务香港、内地及世界。  香港金融管理局副总裁兼香港银行学会理事会主席阮国恒发言指出,银行业正迅速发展,当务之急是通过创新科技建立市场信任。银行、金融科技企业以及市场参与者需加强合作,才能在审慎管理相关风险时,把握新机遇。希望大家善用香港银行学会的培训服务,持续提升专业技能,助银行业灵活应变。  香港银行学会行政总裁梁嘉丽致辞表示,银行业作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核心支柱之一,要持续加强数字化转型与创新能力建设,吸引并留住具备创新思维和国际金融视野的专业人才。  峰会期间,香港银行学会还颁发《荣誉银行专业会士》荣誉及“HKIB人才发展卓越奖”,表彰在行业人才培养领域作出卓越贡献的资深领袖与金融机构。  此外,在多场讨论会中,行业领袖围绕绿色金融与未来银行技能需求、新一代数字银行科技应用,以及合规与监管科技解决方案等议题,分享实践经验,为银行业未来发展路径提供多元思路。(完)--> 【编辑:刘阳禾】

第四届蒲剧艺术周开演:戏窝子里“有新料”

大国工匠是高技能人才的杰出代表,记者近日从全国总工会了解到,我国首批通过自主培育的大国工匠人才名单公布,持续壮大的高技能人才队伍正为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筑牢“技能底座”。  在刚刚结束的第三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暨大国工匠论坛上,我国首批200名高技能人才,经过一年多的培育正式被授予“大国工匠”人才称号。  大国工匠彭菲:作为一名大国工匠,我也深刻体会到,高技能人才是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升级的关键力量。我们既要成为技术落地的“催化剂”,不断帮助企业解决从算法创新到产品落地的问题;也要成为产业升级的“推进器”,把AI技术与行业需求深度融合,通过智能化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效能。  今年以来,各地都在加快培育高技能人才。在广东,围绕先进制造、现代服务、数字技能等领域,把培训建在产业链上,今年全省已建成171条产业、教学、评价衔接融通的技能生态链。佛山市人社局就和一家机器人企业共同成立了培训班,企业导师与行业专家全程指导学员,帮助学员全面提升工业机器人领域的专业素养与实践能力。-->  广东顺德职业技术大学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专业学生 林炜泰:学习效率很高,我通过行业专家认证后,就直接来到公司这个产线机器人编程岗进行实习,我现在每个月的实习工资是4000元左右。  宁夏开展首批数字技术工程高级工程师评审,引导更多人才向数字技术领域聚集深耕;  湖北省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面向本企业职工自主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企业可自主评价人才、自主使用人才;  江苏省建立职业资格、职业技能等级与相应职称、学历的双向比照认定制度,畅通高技能人才向专业技术岗位或管理岗位流动渠道。  浙江持续打造技能人才“增技增收”先行区,形成差异化技能工资协商体系,鼓励各地将高技能人才要素与企业用地、用能等相关激励政策挂钩,激发企业开展员工培训和提高技能人才工资待遇的内生动力;  上海聚焦重点产业领域,对人工智能训练师、养老护理员、家政服务员等17个职业(工种)的劳动者,职业技能提升补贴标准上调30%。  人工智能训练师 孔令锴:今年,我获得了高级人工智能训练师证书,还获得了政府的补贴,是一个很大的激励,这让我们投身新兴领域的一线技术人员有了非常大的信心,干劲也更足了。  目前,我国专业技术人才超过8000万人,技能劳动者总量超过2.2亿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超过7200万人。 【编辑:李润泽】

韩军开火示警,朝鲜商船退回 韩方:朝船只故意越界可能性低

大国工匠是高技能人才的杰出代表,记者近日从全国总工会了解到,我国首批通过自主培育的大国工匠人才名单公布,持续壮大的高技能人才队伍正为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筑牢“技能底座”。  在刚刚结束的第三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暨大国工匠论坛上,我国首批200名高技能人才,经过一年多的培育正式被授予“大国工匠”人才称号。  大国工匠彭菲:作为一名大国工匠,我也深刻体会到,高技能人才是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升级的关键力量。我们既要成为技术落地的“催化剂”,不断帮助企业解决从算法创新到产品落地的问题;也要成为产业升级的“推进器”,把AI技术与行业需求深度融合,通过智能化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效能。  今年以来,各地都在加快培育高技能人才。在广东,围绕先进制造、现代服务、数字技能等领域,把培训建在产业链上,今年全省已建成171条产业、教学、评价衔接融通的技能生态链。佛山市人社局就和一家机器人企业共同成立了培训班,企业导师与行业专家全程指导学员,帮助学员全面提升工业机器人领域的专业素养与实践能力。-->  广东顺德职业技术大学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专业学生 林炜泰:学习效率很高,我通过行业专家认证后,就直接来到公司这个产线机器人编程岗进行实习,我现在每个月的实习工资是4000元左右。  宁夏开展首批数字技术工程高级工程师评审,引导更多人才向数字技术领域聚集深耕;  湖北省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面向本企业职工自主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企业可自主评价人才、自主使用人才;  江苏省建立职业资格、职业技能等级与相应职称、学历的双向比照认定制度,畅通高技能人才向专业技术岗位或管理岗位流动渠道。  浙江持续打造技能人才“增技增收”先行区,形成差异化技能工资协商体系,鼓励各地将高技能人才要素与企业用地、用能等相关激励政策挂钩,激发企业开展员工培训和提高技能人才工资待遇的内生动力;  上海聚焦重点产业领域,对人工智能训练师、养老护理员、家政服务员等17个职业(工种)的劳动者,职业技能提升补贴标准上调30%。  人工智能训练师 孔令锴:今年,我获得了高级人工智能训练师证书,还获得了政府的补贴,是一个很大的激励,这让我们投身新兴领域的一线技术人员有了非常大的信心,干劲也更足了。  目前,我国专业技术人才超过8000万人,技能劳动者总量超过2.2亿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超过7200万人。 【编辑:李润泽】

江苏无锡“太湖揽胜”水上旅游再添两条新线路

中新网百色7月12日电(黄令妍)7月11日,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芒果丰收季促消费活动·百色芒果营销季,在“中国芒果之乡”广西百色市田东县启动。系列对接活动有效拓宽市场,产销签约金额达1.2亿元。  广西是全国第二大芒果产区,形成了以百色为核心的右江河谷芒果产业带,汇聚桂七芒、台农一号、金煌芒、贵妃芒等10余个优良品种。芒果产业已成为百色革命老区和右江河谷沿岸民众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图为芒果新品种展示。黄令妍 摄  活动现场展示140多个芒果新品种,让市民游客尽享舌尖上的丰收喜悦。现场还开展芒果彩绘、吃芒果大赛、芒果套圈等趣味竞技活动,巧妙融合地方传统文化与芒果元素,形成独具特色的文旅体验模式,吸引众多市民游客参与。图为书法文化与芒果相结合。黄令妍 摄  与会代表深入中国芒果小镇,实地参观中国芒果博览馆、国家芒果种质资源圃、中国芒果交易中心、农产品加工轻工业园等地,见证芒果全产业链发展实效。在中国芒果交易中心内,果商直播带货。黄令妍 摄  此次活动由农业农村部南亚热带作物中心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百色市人民政府协办,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百色市农业农村局、田东县人民政府承办,旨在做好芒果“土特产”文章,拓宽市场渠道,挖掘消费潜力,打响品牌美誉度,引导资金、技术、市场等要素向主产区集中,助力特色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完)--> 【编辑:胡寒笑】